IPv6位址表示:
IPv6 的位址為128位元. 這麼高的位元數換算成一般十進位數字表示法的話, 長度將達到10的39次方:
2^128-1:
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68211455
這麼長的數字或位址將很難記得住. 而且,
IPv6的位址是逐位定位的(就像IPv4, 但這個觀點不是公認的).
所以透過十六進制表示法能更好地表示這些數字. 將每 4
位元(也叫做"nibble")表示為數字(0-9)或字符 a-f(10-15).
這種表示法可以將IPv6的地址長度縮減到可用32個字符來
表示.
2^128-1: 0x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
這種表示法仍然不是很
方便. (因為這樣一長串看下來很容易就會混淆或遺漏了單個十六進制數字), 所以IPv6的設計者將地址形式定為每16位元就用"冒號"區分開來.
此
外, 開頭的"0x"(在程式設計當中用來表示十六進制數值)也被省略了:
2^128-1:
ffff:ffff:ffff:ffff:ffff:ffff:ffff:ffff
如此一來,
一個可用的地址(請參考之後提到的地址類型)如下:
3ffe:ffff:0100:f101:0210:a4ff:fee3:9566
為
了簡化, 每個16位元區塊中高位元的0可以被省略:
3ffe:ffff:0100:f101:0210:a4ff:fee3:9566
->
¬ 3ffe:ffff:100:f101:210:a4ff:fee3:9566
連續值為0的16位元位址區塊
可以用"::"表示. 但是在一個IPv6位址當中只能使用這種簡寫一次, 否則就不再是唯一表示的位址了:
3ffe:ffff:100:f101:0:0:0:1
-> 3ffe:ffff:100:f101::1
簡化得最短的 IPv6 本地位址:
0000:0000:0000:0000:0000:0000:0000:0001
-> ::1
特殊位址:
未指定位址
* ::/128 - 所有位元皆為零的位址稱作未指定位址。這個位址不可指定給某個網路介面,並且只有在主機尚未知道其來源 IP 時,才會用於軟體中。路由器不可轉送包含未指定位址的封包。
Link local 位址
* ::1/128 - 是一種單播繞回位址。如果一個應用程式將封包送到此位址, IPv6 堆疊會轉送這些封包繞回到同樣的虛擬介面(相當於 IPv4 中的 127.0.0.1)。
* fe80::/10 - 這些 link-local 位址指明,這些位址只在區域連線中是合法的,這有點類似於 IPv4 中的 169.254.0.0/16 。
唯一區域位域
* fc00::/7 - 唯一區域位址(ULA,unique local address)只可在一群網站中遶送。這定義在 RFC 4193 中,是用來取代 site-local 位域。這位址包含一個 40 位元的偽隨機數,以減少當網站合併或封包誤傳到網路時碰撞的風險。這些位址除了只能用於區域外,還具備全域性的範疇,這點違反了唯一區域位域所取代的 site-local 位址的定義。
多播位址
* ff00::/8 -這個前置表明定義在 "IP Version 6 Addressing Architecture"(RFC 4291)中的多播位址[2]。其中,有些位址已用於指定特殊協議,如ff0X::101 將到達所有區域的 NTP 伺服器(RFC 2375)。
Solicited-node 多播位址
* ff02::1:FFXX:XXXX - XX:XXXX 為相對應的單播或任播位址中的三個最低的位元組。
IPv4 轉譯位址
* ::ffff:0:0/96 - 用於IPv4對映位址(參見以下的 Transition mechanisms)。
* 2001::/32 - 用於 Teredo tunneling 。
* 2002::/16 - 用於 6to4 。
ORCHID
* 2001:10::/28 - ORCHID (Overlay Routable Cryptographic Hash Identifiers) (RFC 4843)。這些是不可遶送的 IPv6 位址,用於加密雜湊識別。
檔案
* 2001:db8::/32 - 這前置用於檔案(RFC 3849)。這些位址應用於 IPV6 位址的範例中,或描述網路架構。